中国·慈溪青之城
青是慈溪之源,创造之力,也是城市品质愿景,它不仅要生态品质的提升,更需要居住品质的改善,才能让新老慈溪人安居乐业,共同实现青青慈溪梦。
『争科学发展之先,创民生福祉之优』在慈溪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中,『品质之城,幸福家园』正成为每位新老慈溪人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便捷出行上海、宁波两大国际性港口,宁波栎社、杭州萧山、上海虹桥和上海浦东四大国际机场,杭州湾跨海大桥,为慈溪构建起一个海陆空全方位的立体交通图景。慈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入大发展时期,东三环快速路、杭甬高速慈溪连接线、客运中心站等各项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全面完成,交通出行更加方便。
依托文化商务区、商品市场园区、物流园区等大平台,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兴起,慈溪的消费环境稳步提升。
沿山精品线全长约四十公里的南部沿山线,既有上林湖越窑遗址、童家岙文化遗址、徐福东渡等文化遗迹,又是慈溪的主要生态屏障。四个历史文化型特色村、八个产业型特色村、三个主题型特色村,引导沿山精品线一带特色村的培育发展和整体的景观塑造提升,形成了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格局。
慈溪正着力提升居住品质,通过城中村改造,人才公寓、农民公寓建设,努力圆每一个新老慈溪人的安居梦。
过去几年,慈溪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新型城市化成为区域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心城区、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进入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
慈溪把优化公共服务、促进民生改善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连年增长,政府加强就业扶持和创业服务,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同时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手续,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了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桥跨杭州湾,城栖山水间。生态是品质之基、幸福之源。慈溪正在以更大力度提升生态品质。铁腕治水、刚性降耗,慈溪绿色发展的步伐坚定有力。
慈溪大力推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行业整治,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慈溪打响了五水共治的攻坚战。争取在二一七年之前,城乡河道在现有水质基础上提升一个类别以上,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好转。
追求卓越产业品质,让慈溪迸发出强劲的创新创业活力!慈溪以『集聚、集约、创新、生态』为目标,开辟慈东滨海区、新兴产业集群区、慈溪现代农业开发区、商品市场园区、综合物流园区、鸣鹤风景区六大产业平台,集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力争建成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
慈溪把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在中心城区大手笔规划二十二平方公里的新兴产业集群区,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新产业,着力发挥集群效应在转型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站在新的起点,慈溪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打造品质之城,共建幸福家园』为目标,努力建设『实力慈溪』、『魅力慈溪』、『和谐慈溪』、『人文慈溪』和『绿色慈溪』,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