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出招商引资新局面 拼出项目投资新气象 为慈溪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前列当标兵提供强劲动能
昨天上午,全市深化招商体制改革构建大招商体系动员大会举行。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杨勇强调,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三争三拼、六大赶超”的主战场,争出招商引资新局面,拼出项目投资新气象,为慈溪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前列当标兵提供强劲动能。市委副书记、市长盛悠主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海达通报我市前三季度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市领导孙百南、陈杰峰、孙黎明、高松岳、张红军、马焕勇、沈小贤、董维波出席。
今年1-9月,我市共引进宁波市外资金114.56亿元,同比增长62.3%,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119.34%。其中引进宁波市外制造业内资62.1亿元,占比54.21%,比去年提升15.38个百分点;完成浙商回归到位资金84.24亿元,同比增长41.13%,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112.32%。
杨勇对前三季度招商引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当前,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仍存在有影响力带动性的项目不多、外资引进不足、不平衡问题突出等短板和薄弱环节。要充分认识到招商引资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引入发展增量的重要方式,积极发挥招商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支撑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聚焦“九个不够”深化招商体制改革,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杨勇要求,要以深化招商体制改革为契机,全力以赴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拉高标杆。围绕“每年签约项目总投资350亿元以上;到位宁波市外内资超百亿元,其中制造业占比40%以上;力争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6个以上,50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争取在引进百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中有实质性突破”的目标,大力引进对我市经济发展有重大引领作用、对优势产业有重要延链、补链、强链作用的重大项目,在招商规模、结构和“大好高”项目上取得突破。
二要聚焦重点。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对象,锁定产业上具有领先优势的重点城市,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驻点办事处组建不少于3名招商专员的驻点招商团队,围绕建设“123”千百亿级产业集群,聚焦智能家电、关键基础件、汽车产业以及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六大产业,梳理分析适合我市的细分领域产业及各自领域的头部企业,建立全市统一、全面统筹、全域共享的重点产业招商引资数据库,持续开展清单化精准招商。
三要重构机制。在领导体制、招商格局、决策机制、利益分享、风险防控等方面大胆探索,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扁平化运作,设立市招商中心强化招商统筹工作,市国际商务促进中心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开展专业化招商,对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下或实到外资1000万美元以下的市外招商产业项目(不包括房地产项目),赋予招商主体更多的自主决定权,努力形成科学高效全员招商的大招商体系。
四要创新方式。依托现有优势条件,通过以商引商、乡贤招商、产业链招商、社会化招商等方式方法,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成果;依托前湾新区一体化招商格局,实行湾区联动招商,探索与杭州湾新区建立信息共享、利益共享的联动招商机制,放大招商组团效应。
五要落实责任。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挑起担子、带头招商,对于总投资10亿元以上或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以及其他重大项目,建立“一个重大项目、一名挂帅领导、一个招商专班”的市领导领衔制度,市领导带头开展外出招商,各产业平台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各镇(街道)和市级有关部门外出招商活动每季度不少于1次;产业平台要发挥招商主阵地作用,招商引资规模要占全市比重70%以上;各地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合作。
杨勇强调,要强化要素保障,建立“重大项目不过旬、特大项目不过月”的快速协调工作机制,相关部门提前介入、主动对接,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高效解决项目落户过程中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问题,推动从“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转变。要注重激励引导,确保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奖励经费统筹使用,重奖成功引进重大项目的招商团队和个人。要落实考核督查,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力度,完善招商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大胆探索、担当有为。要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专业化招商人才,加大干部招商专业素养培育,提升干部招商能力。要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效服务体系,让慈溪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客商之间口口相传、人人点赞。
会上,市商务局、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环杭州湾创新中心、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龙山镇)、观海卫镇、周巷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投集团作交流发言。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