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慈溪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五次会议第122号建议《关于高水平发展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的答复

admin8个月前 (09-27)慈溪产业信息103

  感谢您对我市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高水平发展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现综合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等单位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化落地与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推进,我市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不仅丰富了居民闲暇生活,更是对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拓宽致富门路,盘活地方资源,激活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仅去年一年,我市就创建景区镇6个、景区村101个,傅家路村等11个村获评3A级景区村,新增 45家民宿创建预备单位,民宿总量增至27家,其中观海卫听涧民宿获评省等级民宿——银宿、达蓬山湖岸雅院获评宁波五叶级特色客栈,评定首批市级特色“旅游+”产业融合基地、研学基地各11家,正大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胜山镇红菱基地成功创建宁波市级专项休闲旅游基地,海通有限公司成功创建省级工业旅游融合示范基地,培育首批旅游购物商店11家,举办“千年福地·慈溪游礼”特色旅游商品评选,评定特色旅游商品29件。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共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02座,其中3A级旅游厕所7座,2A级18座,A级旅游厕所23座,乡村旅游面貌和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提升。

  我们十分赞同俞建权代表提出的意见,认为“城郊旅游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参与积极性及旅游人才建设”、“村镇旅游资源与发展动力错位,财政专项经费可持续性较差”等是乡村旅游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一针见血,鞭辟入里,所提出的三条意见建议,既高屋建瓴,又行之有效。近期及未来一段时间,结合代表的建议,我们将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等单位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去年以来,我市以全域旅游创建为契机,大大提高旅游产业扶持资金,去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市财政安排1700万元旅游产业专项资金,其中对乡村旅游预计补助877.58万元,今年6月份新出台的《关于推动全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去年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旅游产业发展导向和工作重心,优化了资金使用方向,尤其是在整体财政盘子缩水近一半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对乡村旅游的奖励力度:如对传统农业农户,鼓励其通过转型升级等手段,打造特色“旅游+”农业休闲项目,对建设费用给予15万元的补助;鼓励农民依托现有住宅房屋、集体闲置用房建设特色民宿,给予每间客房5000元的补助。对高水准旅游运营团队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给予每家10万元的额外奖励等。鼓励已经建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3A景区村、特色旅游休闲基地的单位,提档升级,创建A级以上旅游景区,对其给予3万-50万元的奖励。此外,匡堰、观海卫等旅游特色乡镇也出台地方政策,对本地商户或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给予政策或资金支持:如匡堰集中租赁闲置农房,统一规划改造,建成高水准特色民宿后,对入驻企业给予房租减免的支持。

  此外,我们还通过统一包装、编制手册、集中推介、广邀客商、组团招商的方式,在浙洽会、宁波周等国内外高端展会、论坛上宣传推介我市乡村农旅项目40余个,还于去年首次赴上海举办了慈溪文旅体产业招商会,达蓬山天空之城一期、五姓村农旅融合等多个项目成功签约。以匡堰镇为例,短短一年时间,通过资源整合、集中改造的方式,盘活了一批闲置空房,岗墩民宿群、楝树下精品民宿村相继建成,实现了特色民宿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在用好用足市级政策和资金的基础上,鼓励推广先进乡镇政策经验,举办外地客商来慈推介大会,促成资本与资源的深入对接,持续开发挖掘慈溪优秀文旅资源向特色文旅产品的转化。下步,市金融服务中心还将进一步加大支农信贷产品与模式创新,助推“3995”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将信贷资金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倾斜,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重点探索农业涉旅保险新险种,为乡镇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坚实金融保障。

  一是依托我市“两进两回”行动计划(即“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实施“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建设一批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重点村,连续多年出台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青年人返乡创业,吸引在外企业家、专家学者、务工经商者等新时代乡贤回乡返乡,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产业提升项目,提高园区整体基础条件,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高设施基础。目前,由20多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农二代”积聚而成的坎墩大学生农创园,以其完善的文旅设施、先进的经营理念、优质的农旅产品,成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近期正在开展提升工程,投资700万元,力争于明年打造成我市首个3A级农业类文旅创意景区。

  二是在职业教育领域深入旅游专业建设,以设备投入、招生宣传、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实习安排等方面加大资金和资源投入,从原在浒山镇职高和长河中专开设的旅游专业合并入行知职校后,创建旅游系,细分六大专业,实施“产教融合工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招收订单班与企业联合办学,成立了旅游职教集团,部分企业参与学生的始业教育和日常的企业文化教育,校企共同培养适合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是开展帮扶对接,培训本土乡村旅游人才。对景区村、乡村旅游运营公司招引优秀人才,给予每人每年5万元的补助。对景区村引入外地高水准运作团队,开展人才合作,给予10万元补助。目前,桥头与上海国盛农旅、匡堰与上海乡伴、龙山与杭州大乐之野等先后达成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了五姓村、倡隆村、徐福村等景区村的特色旅游项目。与宁大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合作,成立专家智库,对创建的80多家景区村进行现场培训指导,确保旅游元素与美丽农村、城镇有效结合。多次邀请宁波、省级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我市景区镇(村)、民宿、旅游厕所等创建主体和意向个人开展专题授课,累计培训单位500多家次。在景区村创建过程中,我们会同宁大科院专家团队,和90多个景区村开展点对点帮扶指导,帮助景区村培养旅游管理运营人才队伍,确保创建全部合格。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结合选调生工作和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面向“双一流”高校引进旅游管理相关人才,同时在部分班次开设了乡村振兴方面的教学课程,通过集中学习、网络课堂、送教下乡等形式,加强对市管干部、基层干部乡村旅游方面的培训。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产业扶持政策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加大旅游管理相关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加强基层干部乡村旅游培训,更好服务保障文化和旅游发展。

  我局十分赞同您“打好旅游持久战,提升造血能力”的意见。近年来,我们在依托全域旅游创建,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十分重视内核赋能,通过开展地域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因地制宜,依托片区的自然山水禀赋,在《慈溪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十四五”旅游和体育发展规划》中,赋予“三线一区”的核心产品布局的文化内涵:如以秘色瓷和上林湖国家遗址公园为IP,打造南部秘色青瓷古韵线;依托徐福传说、民国风情为IP,打造达蓬山、伏龙山等东部综合性养生运动度假区;以棉花、晒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展示为内涵,打造以农业体验、乡村休闲度假的北部沧海桑田农业线;以文化创意、文艺演出、文化消费为核心,打造中部都市人文风情休憩区。尤其是南部沿山线,我们以打造天然雅致的南部山水画卷为目标,以青瓷文化、徐福文化及鸣鹤国药文化、红色文化为引领,依托区域内各乡镇的红色资源、民俗、农业、工业及自然旅游资源进行了先期的分区概念规划,并提供了意向图纸,为下步的详细规划打好了基础。又如在中部都市休憩区,我们依托森林公园等优质的“都市之肺”生态资源,和fm39浙江之声合作,举办氧气音乐节,组织专场线路,以音乐节庆搭台的形式,展示了慈溪良好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截至目前,我市在旅游IP领域多点开花:“旅游+工业”方面已培育徐福红木等省级工业旅游基地5家,推出“海通美食游”、周巷“古玩家具游”、龙山“徐福手作游”等特色工业旅游线条;在“旅游+研学”方面,已经与教育局联合评定我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基地11家;在“旅游+非遗”方面,已经推出青瓷非遗游线条,越窑青瓷和虎头鞋成为首批省非遗优秀旅游商品。

  此外,我们还创新宣传营销手段,充分运用H5、微视频、微电影等宣传模式,利用慈晓、慈溪发布等新媒体矩阵,形成蕞强氛围,来宣传推介慈溪旅游产品。入在央视《美丽中国》投放城市形象广告,与央视联合拍摄《味·道》等系列专题片,在浙江FM93交通之声、宁波南塘老街城市旅游之窗等平台开展宣传推介。探索“直播+网购+互动”模式,书记、镇长直播带货,在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开辟网红直播间,与网易直播签订合作协议,通过网红直播“云推介”。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聚焦“吃、购、游”,通过资源整合,创意设计,场景应用等载体手段,构建慈溪有味,慈溪有礼,慈溪有游三大主题板块,形成慈溪文旅宣传推广的重要名片。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全域景区化和全域旅游发展为引领,依托南部沿山一带历史文化、自然山水、特色产业等资源禀赋,通过点上提升、线上打造、面上拓展,发挥步道景区等多元价值,做优乡村景观风貌,强化人文内涵展现,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人才培育,增加自我造血能力,不断推进农文旅体深入融合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class=jsx-2067324226慈溪胜山小镇发邀约 现场签约418亿项目

class=jsx-2067324226慈溪胜山小镇发邀约 现场签约418亿项目

  “这里的未来,会有国医文化,植入休闲养生,风格类似于绿城桃李春风项目的高端养老地产及配套养老产业……”这样的令人艳羡的蓝图出自慈溪胜山镇。今天,2017胜山镇招商项目推介会上,胜山小镇重点规划了五个项目向全球发出邀约,另外现场签约三个项目,签约金额4.18亿元。   胜山镇位于浙江杭州湾南岸,并列入慈溪中心城市组合体范围,是慈溪中部一个贸工农全面发展的商贸重镇。“...

保持攻坚态势持续精准发力|衢州顺利签约全省第二个山海协作“产业飞地”

保持攻坚态势持续精准发力|衢州顺利签约全省第二个山海协作“产业飞地”

  继开化作机县-绍兴滨海新区4月签订全省首个山海协作“产业飞地”共建协议以来,衢州市保持攻坚态势,持续精准发力,“产业飞地”建设又取得新突破。5月17日,慈溪-常山山海协作工作联席会议暨“产业飞地”签约仪式在慈溪举行,成为今年全省第二个签订共建协议的“产业飞地”。   宁波市支援合作局局长何国强、衢州市协作中心主任洪根兴,慈溪市委副书记、市长盛悠,常山县委副书记、县...

区市携手走向高质量融合发展新蓝海

区市携手走向高质量融合发展新蓝海

  昨天,方特品牌在宁波的第二座大型主题公园——方特东方欲晓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建成开园;7月8日,前湾滨海新城创智核心区一期正式投用;浒运公路建设工程已完成路基填筑1700米……东方风来,潮起前湾。夏日的杭州湾畔,草木葱郁,生机盎然。从“以大项目促大融合”的产业协同,到全市域“一体化”的基建谋划,区市融合正朝着“合力打造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奋力推进。...

华韵慈溪项目正式签约长三角升级“非遗文旅产业”新模式

华韵慈溪项目正式签约长三角升级“非遗文旅产业”新模式

  2021年7月3日,永新华韵文化产业集团与浙江省慈溪市正式签署国际非遗博览园及产业投资项目。未来,永新华韵慈溪国际非遗博览园将打造慈溪市乃至整个长三角区域内集文化艺术、休闲旅游、创意创新、数字科技于一体的“文、旅、产、城”标杆示范区;同时,永新华韵还将在慈溪布局产业投资项目,同步建设青瓷清酒产业生产基地,高起点规划引领,以产业发展促进慈溪“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色为笔 绘制“双高”建设新画卷 浙江篇   模具素有“工业之母”之称。作为产品制造中重要的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制造业产品优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2024年5月20日至21日,全国模具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4年工作年会在“模具城”浙江省余姚市顺利召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共同体牵头单位之一...

宁波博洋智谷产业园二期 投资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宁波博洋智谷产业园二期 投资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本报讯昨天下午,宁波博洋智谷产业园二期投资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市委书记高庆丰致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培剑主持,市领导高松岳、沈小贤出席。   高庆丰在致辞中说,当前慈溪面临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正处于产业改造提升、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心城区的浒山街道,在工业外迁的大趋势下,更要以“腾笼换鸟”换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引进更多与城市发展相适宜的产业...

宁波慈溪—衢州常山山海协作“产业飞地”项目集中开工

宁波慈溪—衢州常山山海协作“产业飞地”项目集中开工

  9月24日,在宁波慈溪市滨海经济开发区,包括年产30万套环保智能型家用空调整机项目在内的5个慈溪—常山山海协作“产业飞地”项目集中开工,这是浙江首个开工的山海协作“产业飞地”项目。   除了年产30万套环保智能型家用空调整机项目,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还有年产500万套WIFI智能照明、安防产品项目,年产1000万套智能马桶盖项目,年产5000台套智能高端央厨装备项目...

宁波慈溪“争拼赶超”展示线: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宁波慈溪“争拼赶超”展示线: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工作人员输入操作指令,一辆无人拖拉机从机库缓缓驶出,进入田间后按规划路径开始作业……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无人智慧农场现场测试会在宁波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举行。其间,一批智能农机在农田里“大练兵”,展示5G技术智慧农业新图景。   “亮相测试会的还有无人旱穴直播机、无人收割机小麦、无人植保机。有了这些好帮手,农场可实现农作物耕、种、管、收全程无人作业。”正大集团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