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引企、聚链成群宁波“全链式”培育做强产业韧性
浙江在线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凯艺 共享联盟·宁波 殷聪)年初,投资30亿元的均胜创新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目标打造百亿级的新型工业化标杆园区。均胜集团作为宁波龙头企业,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中地位举足轻重,这一落子将吸引相关企业加大投资,提升当地汽车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
聚焦产业链韧性与安全,培育锻强产业链,近年,宁波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多元、产业基础深厚等优势,围绕“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标志性产业链,通过狠抓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核心竞争力。
去年,宁波重点打造的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完成工业总产值1.42万亿元,占到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近58%。链主型企业带动,上下游协同贯通,如今,新能源汽车、光伏、集成电路、智能传感等多个重点产业在宁波聚企成链、聚链成势。
以“链式”思维培育产业,激发产业链协同效应,在宁波有不少经验成果可循。
在宁海,东方日升1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与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正分期迎来投产,达产后企业年主营收入可达250亿元。距该项目不远处,旗滨光伏年产70万吨光伏高透基板材料及配套深加工产线也在加速推进。
旗滨光伏正是东方日升吸引来宁波投资的一家上游企业。以新项目作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东方日升正积极发挥“链主效应”,吸引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带着新能源项目相继入驻。
抢占“双碳”风口,宁海当地顺势而为,“全链式”布局和推进“光伏+储能”产业,并出台相关产业培育的实施方案,朝着五年突破2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的目标全速“狂飙”。
“我们总投资近10亿元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产线制造项目,也能与东方日升的新项目紧密联动。”捷造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奔着东方日升而来,就是看中当地“全链式”培育产业的前景。到目前,东方日升在宁波本地的产业链配套企业已超过50家。
像这样全链聚合发力的,还有宁波前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头部企业是核心。”前湾新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发挥吉利、大众两大整车企业的“领头雁”作用,当地瞄准国外500强、行业前10强,全力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这座全省首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至今已基本建成集智能汽车研发设计、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检验检测、销售运营、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全产业生态链,产业集聚度高达99%,为全省贡献了近五分之一的汽车产值。
类似这样以企引企、串企成链、聚链成群的案例,不只发生在风口上的“新”产业。在集成电路产业,宁波在江丰电子、甬矽电子、盛吉盛半导体、荣芯半导体等企业带动下,近几年睿晶半导体、爱芯元智、奥拉半导体、希磁电子等“新面孔”也在加速涌现。
还有工业软件领域,宁波通过发挥蓝卓“supOS工业操作系统”的底层集聚效应,联动起数益工联、天河智造、德图智能、捷创技术等一群新生力量。
培育产业链锻强产业链,宁波既紧跟风口向“新”而行,也努力“无中生有”。
位于镇海区的宁波晶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新生产车间里忙着安装、调试CVD大单晶金刚石生长设备。“月底这里的生长设备就要扩充至1500台,这意味着大尺寸、高品质CVD大单晶金刚石年产能量将达到200万克拉,跃居全球头部。”董事长张军安还透露,蕞近他正和广州的一家产业链上企业商讨合作项目。
金刚石除了可以做成消费端所熟知的钻石饰品,还有诸多工业领域的应用待开发,晶钻科技瞄准的正是后者。成立之初,企业就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共建研发中心,加速CVD金刚石装备的国产替代。
历经十年技术创新,晶钻科技逐个攻克装备、工艺、检测等前沿难题,在产品尺寸、纯度、精确可控掺杂等关键领域,实现了强链补链。
坚持自主创新、原创设计,同时注重自主知识产权,这也是越来越多宁波企业的共识。正如晶钻科技,围绕金刚石在微电子、量子通讯等诸多工业领域的应用,政企与科研院所合力,打造国产化产业链。
眼下,晶钻科技正在与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加紧开展金刚石基氮化镓功率芯片项目的联合攻关,剑指全球首家生产4英寸同质外延单晶金刚石晶圆的企业,引领半导体领域材料替换。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主体正在于企业。”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批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正是以前沿技术稳固产业链,以协同创新跃迁生产力。
当然,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增强产业链韧性的过程中,宁波政府也注重产业谋“远”,挖掘新场景新应用,催生新技术新产品,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基础。”
发挥甬江科创区等重大平台的牵引作用,当前,宁波还在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导向的创新联合体,推行“企业出题+高校院所攻坚”“链主牵头+全链协同”等模式,为攻克“卡脖子”难题、筑牢产业“高端化”根基提供科创支撑。
如今,走进位于江北的柯力物联网大厦,可见人流涌动、业态丰富。作为全市智能传感产业的重要平台,这里由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链主型企业牵头,引进培育了规上企业近30家,是宁波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起源地和集聚区。
传感器产业链很长,从设计、制备、产业化到工程应用,有上百个产业链条需打通,其中有一个链条出问题,就将功亏一篑。柯力传感联合其他生态企业共建“智能传感器产业大脑”,也是出于这一产业特性。该平台上线运营一年多以来,已关联生态链企业上千家,连接设备超2万台。
从龙头引领、产业扩面,再到上下游企业深度融合,传感器产业在宁波已形成以高性能传感器件、智慧水务、智能电表、智能安防设备等为主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拥有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
同样在江北,由长阳科技与激智科技共同牵头,联合行业骨干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立的浙江省功能膜材料(光电)创新中心,正聚焦锂电池用功能膜、太阳能背板用胶膜两大关键材料进行技术攻关。同时,创新中心围绕光学功能膜材料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形成了集新型显示与新能源用光电功能膜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创新公共服务、市场战略合作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群。
与其单兵作战、各自为营,不如集腋成裘、抱团强“链”。连年来,宁波聚焦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打造了化工新材料、特色工艺集成电路、光学电子、高端模具、智能家电、稀土磁性材料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
前期,宁波还梳理出100个市级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体,并明确每个细分产业由一家链主型企业来牵头建设。
例如,同属时尚服装产业的雅戈尔、太平鸟、博洋、康赛尼、慈星等9家链主型企业,分别牵头打造高档功能性服饰、快时尚服饰、高附加值家纺服饰、毛纺织绿色设计智能制造、智能电脑横机装备等9个细分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体。
为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安全性、稳定性、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家层面已出台培育锻强产业链的相关文件,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提出“链主+关键企业”推进机制;省级层面,基于浙江15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出了“产业链链长+链主”工作机制。
据悉,宁波当前正在加紧谋划产业链“链长+链主”机制,通过锻长板、补短板、育新板,对现有的十大标志性产业链进行优化升级。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