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办厂起伏多年这位慈溪老板依然看好这块土地
科伦坡一区又称堡垒区,在斯里兰卡被欧洲人占领的时期,这里确实是军事要塞。如今,殖民时期的旧建筑和如火如荼建设中的现代楼宇在这里交错林立,成为科伦坡的一道独特景观。
近年来,斯里兰卡开展大规模发展旅游业,正新建一批酒店和商业综合体,吸引了不少中国建筑企业到这里承包工程项目。在众多正在建设的高楼中,一个名为“THE ONE”商业综合体项目前不久刚刚破土。这个“酒店+住宅”的项目由一家浙江民企中天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承建。与众多央企在科伦坡大手笔投入的项目相比,总造价5.5亿美金的“THE ONE”也毫不逊色,建成后将是“斯里兰卡的蕞高楼”。
进入建筑工地,我们一眼就看到一个深约20米的基坑。“今年3月6日刚开工,现在还在基坑阶段。”KRRISH广场项目总工孔涛涛介绍,整个项目分A、B、C三栋塔楼,蕞高的C塔有345.8米。现在开工的是A塔,高305.3米,工期5年。“3栋楼共有600套住宅,配有2000个车位,建成后丽兹卡尔顿、JW万豪等高端酒店也将入驻其中。”孔涛涛说。
THE ONE只是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斯里兰卡在建的其中一个工程项目。从去年到现在,公司已经承接了三个项目。目前中天正在逐渐增加海外业务比重。
“一带一路”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会,大多数浙江企业才刚刚迈出脚步,而60后慈溪老总甘叔远已经在斯里兰卡打拼了13年。自2004年起,他就在这里从事自行车生产和出口。
从科伦坡市区出发大约一小时车程,我们到达甘叔远位于斯里兰卡国家保税区的工厂CREATIVE CYCLE。临近中午,工人陆续下班,他迅速带我们参观了他的“自行车王国”。
在组装车间,各种自行车零部件密密麻麻地摆放着,连厂房上方也隔出一层,整齐摆满了自行车轮胎,用“壮观”来形容并不为过。几位斯里兰卡女工正在熟练地工作着,看到我们在拍照,腼腆地对我们笑了笑。“这里基本是兰卡本地工人,中国人只有四五个。”甘叔远说。
2004年,斯里兰卡还在内战,一直从事自行车销售和外贸的甘叔远却跑到这里考察,准备开厂。吸引他留在这里的理由有很多,“这里的秩序很好,当地相关部门直接递过来一张清单,上面哪些企业待售联系人名单等信息一目了然。”“这里劳动力便宜,园区的工人也有现成的”“斯里兰卡人多会说英语,接受的教育也比较好”甘叔远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在这里办厂的好处。
当年12月,甘叔远在斯里兰卡国家保税区内买下一家韩国箱包工厂做自行车组装销售,主要面向欧洲市场。之后几年,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蕞辉煌的时候,我自行车每年销量45万辆,销售额3000万美元左右,兰卡工人有350多名。”
组装车间密密麻麻摆放着各种自行车零部件
然而,甘叔远的工厂遭遇欧盟反倾销调查,让他接连受挫,一段时间内,他的工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积极寻求新的市场。
2012年起,甘叔远开始与印度蕞大的自行车制造企业达成合作,企业逐渐又有了微利。眼下他开始着手将几年前租赁出去的几处厂房陆续收回来。“我需要扩大产能”,甘叔远告诉记者,扩能后,企业可以获得“一年50万美元到100万美元”的利润。
甘叔远说,一集装箱的自行车双层铝合金圈已抵达科伦坡港,马上就可以运过来组装了。
扎根斯里兰卡13年,甘叔远对这块土地情有独钟,“你别看现在这里还比较落后,它曾经也很繁荣,这里的人有自信能回到从前。”正是认准这一点,他坚信斯里兰卡是有潜力的。
看好这里的还有宁波贸促会副会长黄萍。就在上月底,她率队出访斯里兰卡,除了工程外包和投资建厂,她认为外贸企业在斯里兰卡也很有机会。“斯里兰卡的茶叶、香料、蓝宝石都很收欢迎,斯里兰卡中央省工商会也和我们表达了开展贸易的愿望。”
斯里兰卡一家茶室柜台摆满了各种类型的红茶
不过,黄萍说,贸易往来时纠纷不可避免,“希望企业能通过调解、仲裁的方式和平解决问题。”为此,他们此行还和当地的一家法律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这样宁波企业到斯里兰卡就有了法律咨询点和法律保障”。
下一步,黄萍有意组织企业到斯里兰卡去看看,“希望更多的宁波企业能在那里寻找到商机。”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