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承古今瓷润天下—浙江慈溪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慈溪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宁波市代管,Ⅱ型大城市,慈溪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是长三角地区大上海经济圈南翼重要的工商名城,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慈溪市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南部为翠屏山丘陵区,属四明山余脉;中部为宁绍平原,河道水网纵横;北部为滨海平原,慈溪是典型的围垦城市,有“唐涂宋地”之称,蕴藏着丰富的海涂资源,是浙江省土地后备资源蕞富足的地区。截至2022年,慈溪市行政区域面积1361平方千米,辖14个镇、5个街道。2020年七普数据,慈溪市域常住人口为182.95万人,城镇化率达79.67%。慈溪市域生产总值多次蝉联浙江省内头部,占据全国百强县前十。2022年,慈溪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21.6.3亿元,财政总收入364.08亿元。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分鄮县为鄮、慈溪、奉化、翁山四县,以地属四明山区,设明州以统之。旧句章城境为慈溪县,县治慈湖之南(今江北区慈城镇),慈溪县名始于此时。据传东汉董黯居此,汲大隐溪水奉母,后人念母慈子孝改溪为慈溪;据《宝庆四明志》:(慈)溪因邑人董黯孝养其母而得,又因以名县。1988年10月13日,撤销慈溪县建制,改设慈溪市(县级),仍属宁波市。慈溪市有悠久的青瓷文化,是越窑青瓷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慈溪是中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慈溪作为中国的杨梅原产地,杨梅采摘游是慈溪蕞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之一。慈溪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全国百强县排名2023年第7名。
大门户战略:对接上海,成为上海大都市圈的门户板块;缩短时空距离,打造宁波都市区新枢纽。
大城区战略:“强心”——增强区域内聚力;“提能”——提升城市首位度;“优质”——打造城市高品质;“引人”——强化人才吸引力。
大实业战略:以“3+3+X”为主体的慈溪产业链和创新链;构筑“1+2+N”产业平台。
大生态战略:构筑山海连通,面向湾区的生态格局;以水为脉,重塑慈溪城市的个性与魅力;保护提质海岸带,建设慈溪美丽海湾;强化耕地集中,形成现代复合农业空间。
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打造长三角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宁波都市新城区。
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水平沪浙合作示范区;高品质滨海都市未来之城。
落实宁波大北部要求,引领北部城镇体系融合。进一步植入服务功能,完善市级服务设施,打通廊道,打造慈溪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滨海创新服务中心。
对标副省级城市,布局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
文化设施:对标国内副省级城市文化地标打造,慈溪应以翠屏山为中心,结合在地文化,积极打造文化地标。
教育设施:对标国内副省级城市,宁波需要提升高校数量,余慈地区需要高校若干所,慈溪将依托高教片区提升教育水准。
医疗设施:对标国内副省级城市三甲医院,宁波需要三甲医院多所,余慈地区需要加强三甲医院引进,慈溪需引入高端医疗机构。
体育设施:对标国内副省级城市大型体育场馆,宁波需要体育场馆多所,余慈地区需要预留举办重大赛事场馆。
加快建设产业大平台,推动区域产业集群跨越提质:重点发展汽车产业、高端装备、智能家电、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构建“1+4+N”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
1个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国家级):宁波杭州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
4个高能级制造业平台(省级):浙江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余姚经济开发区、余姚工业园区。
强化城市间直联直通,打造交通体系一张网络。
轨道互联立枢纽:谋划余慈连接线,实现北向通道与余姚片区连通。
高速成网强通道:构建“两纵三横”的高速路网体系。
快速畅通密联通:推动沪甬城际建设,加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打造纵向快速通道,实现余慈核心板块功能的紧密连通。
慈溪及周边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格局图(示意)
一心双核:城市综合发展核与滨海创新发展核共同组成的城市中心。
四片区:核心片、慈溪西部片、观海卫片及慈溪东部片四大片区。
一网:由慈溪市主要河道构成的河网系统。
山海屏:南部山区生态功能屏障及北部沿海生态功能屏障。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坎墩大学生农创园。
南部林特粮经区 、中部都市农业区、北部杭州湾现代农业园区、近岸水产养殖区。
沿海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带、四灶浦生态休闲农业带、都市农业精品带、南部沿山经济林特带。
蜜梨产业基地、杨梅产业基地、葡萄产业基地、蜜桃产业基地、柑橘产业基地。市域农业空间格局图
按照现代城市社区的标准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般村:
建立依托城镇和中心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引导村庄
差异化引导乡村振兴,将全域村庄分为集聚建设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 整治提升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和搬迁撤并类村庄5类,有序开展村庄保护与建设。4.2 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生态保护空间格局。一园:翠屏山中央公园及南部丘陵地带生态功能保障区
两带:沿海生态功能防护带和中部平原农田生态功能保护带
一网:慈溪市主要河道构成的河网系统
的高质量发展总体格局。一带:滨海风情体验带
三区:前湾滨海城北部海洋生态保护区、中部浅海生态养殖区及南部海洋新兴发展区。
余慈城区1个:慈溪中心城区片、前湾滨海片、慈溪西部片。
一般镇6个:附海镇、新浦镇、桥头镇、掌起镇、胜山镇、匡堰镇。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形成三级三类的教育设施结构,全面提升各年龄段教育配套水平;人均床位数提升,全面改善慈溪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市级以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全面建成文化强市、体育强市;社会福利设施加强政府托底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5.3 科技创新空间布局
加强市内科创平台资源统筹整合,全面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创新支撑体系能级,实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全覆盖。统筹全市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以前湾新区为核心,
个先进制造创新中心:前湾滨海城和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2个科技创新中心:前湾滨海城和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5.4 先进制造业布局5.4.1制造业体系
新材料产业、生命健康、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包括电子信息)谋划
深做精3大特色优势产业:汽车产业、智能家电产业、关键基础件产业。5.4.2产业空间格局
以工业为主体、空间集中连片、产业链较为完整的工业发展区块。零星工业用地:
规范提升零星工业用地,建立正负面清单丰富城市功能,满足周边就业需求。5.5 现代服务业布局
的现代服务业总体空间格局.一心:即慈溪中心城区和前湾滨海城共同组成的服务核心,将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服务中心。
一园:即翠屏山中央公园。规划做大做强翠屏山中央公园文旅平台,打造翠屏山核心功能区。
一环:即环域旅游开发。规划建设一批知名度高的核心旅游标志性区域和具有代表性、品牌影响力的环域旅游线路。
三片:即三个城镇片区,慈溪东部片、观海卫城镇片、慈溪西部片,规划打造慈溪市区域性服务中心。
6.1铁路网与轨道网规划铁路网布局:两纵两横。
通苏嘉甬铁路和沪甬城际铁路;两横:杭甬沿湾城际铁路和杭州湾货运铁路。轨道交通体系:两快一网。两快:
宁波市域快轨10号线号线;一网:谋划余慈轨道N线,提升北部城区轨道服务水平。6.2水运与航空交通规划沿海港区,远近结合,分期实施:
航空体系:一主二辅。一主:区域型通用机场前湾新区通用航空机场;二辅:两个A3类以上通用机场。
6.3高速路网、骨架公路网规划高速路网:两纵三横。
沈海高速,沪甬跨海通道;三横:十一塘高速、杭甬高速复线(杭绍甬高速)与余慈东西向高速。骨架公路网:三横六纵两连。三横:
S202、东海大道(中横线南复线);六纵:公园大道(周庵公路)、余慈大道(228国道)、胜陆公路、宁波大道、湖滨公路、九龙大道(长邱公路);两连:施家山连接线、慈溪高铁站连接线国道至胜陆公路)。综合交通规划图(示意)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