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兴仁:“四+”模式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互利共赢(图)
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不断深入,慈溪、兴仁两地围绕“东部企业+西部资源”“东部研发+西部制造”“东部总部+西部基地”“东部市场+西部产品”等“四+”模式,不断丰富协作内涵,深化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东西部协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位于兴仁市巴铃重工业园的贵州骅骏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引进铝制品精深加工项目,目前一期项目建设已基本完工,这段时间,工人们正忙于投产前的调试。
贵州骅骏铝业副总经理赵利根说:“我们之所以落户兴仁市,主要是瞄准了登高铝业,之前我们在浙江生产都是从外地拉铝锭去融化,现在在兴仁,我们直接用登高的铝水生产,比之前生产一吨降低了300多块的成本,同时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我有资源,你有技术。兴仁市有煤、电、水和年产25万吨电解铝等资源优势,而宁波神马集团具备铝基合金板带材生产和精深加工能力,正是看重了兴仁市的资源优势。去年,神马集团决定投资2.8亿元,在兴仁市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铝基合金板带材及精深加工”项目,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16.8亿元,创汇8000万美元,创利润5880万元。
兴仁市工业园区办副主任李勤霞介绍说:“两地政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是由慈溪市政府引荐的一个招商引资项目,也是我们规划的铝产业的一个补链。实际上我们是把铝产业延长,是我们产业的下游项目,建成以后,将对兴仁市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同样在位于兴仁轻工业园区的贵州草喜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精深加工车间,工人们正用各类高精尖设备生产加工产品。此前,慈溪企业益本露(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虽有中药材生产加工设备和研发实力,但却缺少原材料,而以种植培育各类中草药为主业的兴仁“草喜堂”公司虽拥有5万多亩种植基地,可因资金、设备、技术等因素阻碍了发展步伐。去年,经两地政府牵线搭桥,双方携手合作,在此投资800余万元建起了中药材深加工厂。
贵州草喜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温玉波说:“蕞关键的就是合作以后能形成一个可以自身造血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因为大健康产业现在是全国都在倡导的,我们这块,就是把大山里面蕞好的东西,通过合作以后,带到沿海地区,打开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强强联手,助兴仁中药材走出深山,也带动了当地农户走上脱贫致富路。草喜堂员工张景刚告诉记者,原先他们家年收入不到1万元,现在把自家地租给草喜堂,两夫妻又在公司上班,家庭年收入可达五六万元。
务工人员张景刚说:“上班的工资是每天每人80块钱,两个人一起打工,收入比以前好多了。”
“东部研发+西部制造”,为兴仁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了充沛活力。短短一年间,公司先后研发出17款各种功能的药用茶,取得了15个发明专利。目前,由双方研制生产的智能设备本草萃饮机和本草生物胶囊已在兴仁市中医院使用,并通过消费扶贫进入东部市场,目标进军“药字号”市场。
贵州草喜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温玉波说:“就是把这些产品规模化、标准化,我们现在正在建设这种追踪溯源体系。”
2020年,经两地政府搭台,扶贫办牵线,兴仁市还与正大集团初步达成合作共识,正大集团将发挥资源优势,在兴仁市发展集产业、科技、生态、体验、消费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兴仁市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此外,宁波商贸集团还在兴仁市注册成立甬兴商贸公司,借力慈溪商超门店对兴仁农副产品进行拓销,破解黔货出山难问题,开启了“东部市场+西部产品”合作模式,2020年带动消费约300万元。目前,兴仁市薏仁米、小黄牛等产品已成为慈溪市民自主消费的产品。今年,东部地区采购、销售兴仁扶贫产品1.3亿元,“黔货出山”销售额同比增长139.63%,带动贫困人口2587人。
慈溪挂职干部 兴仁市扶贫办副主任房科介绍说:“通过我们政府本金进行资金的撬动,以纯市场化的方式,把贵州的产品推荐到我们宁波市民的餐桌上,这样的模式,能够在我们东西部扶贫脱贫攻坚结束之后,还能形成长久的对接。”
随着两地扶贫协作内涵的日益丰富,“东部企业+西部资源”“东部研发+西部制造”“东部总部+西部基地”“东部产品+西部市场”的“四+”模式拓宽了慈溪兴仁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实现了资源互补、合作共赢,为兴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房科说:“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们开启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产业项目建设,关键就是把东部和西部特有的优势相互结合起来,形成1+1大于2这样的一个效果。”
主办单位:兴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协办单位:兴仁市园区管理办公室 兴仁市新闻中心 兴仁市政务服务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