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今年工业强市建设的突破之路
讯 工业如同城市的筋骨,筋骨强则城市强。今年,我市工业总体目标是,确保工业强市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实现工业总产值33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345亿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62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以上。
2012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工业强市建设的决定》和《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上下正加快实施工业强市建设方案,包括完善专项规划,搭建平台,集聚集群发展,引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提升现有产业层次,为企业量身定做扶持政策等。
“建设工业强市,我们的理解是,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做强,更要体现在内涵里,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要有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要有核心技术和优秀营销模式;要有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产业工人;要有企业文化;还要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市经信局局长陈小芳说。
但是,近几年来,慈溪工业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加快显现。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产业高层次开放相对不足,企业市场话语权和品牌影响力偏弱,竞争力提升缺乏自主技术和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使得慈溪工业优势大不如前。
那么,突破口在哪?重中之重是龙头企业的培育。“龙头企业的崛起,才能使我市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推进,为蕞终建成工业强市打好基础。”陈小芳说。在今年的工业强市建设工作方案中,一方面将继续深入实施效益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另一方面要制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的“雏鹰计划”、“瞪羚计划”、“头雁计划”,力争三年内扶持200家科技型初创企业、 100家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和1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
一花独放不是春,龙头昂起还要带动一方工业经济整体推进。今年我市以“432”行动计划谋求工业经济实现“质”的突破与发展。
“4”即四换工程,以机器换人、腾笼换鸟、电商换市、空间换地为突破口,换出规模、质量和效益。“在去年的基础上,蕞大的动作是探索本地企业首次采购、首次使用本地装备制造企业先进设备的试点。”市经信局技术改造与进步科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有利于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更有利于加快我市家电、化纤、轴承、汽配四大传统行业自动化改造提升。
“3”即“三位一体”招商引智:引资、引技、引智三位一体。“2”即市镇两级新兴产业企业分级培育。“今年将建立新兴产业新产品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该负责人解释,凡企业采购目录范围内的新产品,享受一定风险补助。同时,今年将继续推行重大项目企业地方财政贡献实行前三年全额返还后三年减半返还优惠扶持政策。另外,新兴产业项目中设备计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并对完成投资额50%以上的项目实施预奖励。
“这既是压力,更是机遇。”陈小芳坦言,每年省里都要组织试点县市考核,不达标就撤销试点。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但工业强市试点更是一大机遇,因为今后省里会有更多针对工业强市试点县市的扶持政策,会从以前的普惠制向特惠制转变,特别是用地指标等,会有更多的倾斜,目前已推出企业设计研究院省级补助500万元等政策,我市慈星股份成为首批获补助企业之一。
从《慈溪市工业强市建设实施方案(2012-2016)》不难看出,今后3年是我市工业进程加速期、工业结构调整关键期、要素瓶颈制约凸显期、平台开发建设攻坚期,更是政府部门管理创新期。面对当前风起云涌的新技术革命和错综复杂形势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市未雨绸缪、适时而动,以创新为犁、品质为剑,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工业强市,为未来的灿烂美好孕育着厚实的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