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县陡塘桥
人民政府将陡塘桥列为头部批文物保护点
陡塘桥,始建于清代,位于慈溪观海卫镇的鸣鹤古镇,鸣鹤古镇地名鸣鹤场,鸣鹤始于唐代,虞九皋(虞世南重孙)从余姚城内迁此,后繁衍成族,虞九皋,字鸣鹤,族人为不忘先祖,就以鸣鹤作为地名。唐宋时这里近海,是著名的盐场,故称鸣鹤场,宋元时期海盐产量在杭州湾南岸众多盐场中居首位,官府在此设有盐务机构,所以,这里很早就成市,是三北首镇。古镇北有平原沃土,南有青山绿水,东南杜湖,西南白洋湖,一河沟通二湖,古街沿河而筑。陡塘桥在古镇老街的东首,旧称斗堂桥,南北跨街河。1986年7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陡塘桥列为头部批文物保护点。
陡塘桥,旧称斗堂桥。明嘉靖《宁波府志》有录名。清光绪《慈溪县志》载:“陡塘桥,县西北五十五里,鸣鹤场东、杜湖塘北。”现桥重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桥体完好,单孔净跨4.43米,矢高大于半径,达2.60米。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分成七节,每节五块券石,券石厚0.18米,上伏眉石,桥面极薄,紧贴拱券。桥墙条石错砌,石缝紧密。桥面净宽2.55米,总宽3.28米,两侧施望柱栏板,共有栏板十、望柱十二、抱鼓四,桥顶四柱,雕有神态生动的石狮。两头坡道八字形,各有台阶14级。原先中栏的外侧刻有桥名,现栏存字毁。陡塘桥的拱顶龙门石与宁波其它同类石拱桥不一样,一般龙门石以浮雕龙的图案为主,也有太极双鱼等,此桥则是一块建桥题刻,记录了陡塘桥的三次重建,系蕞后一次重建时所刻。题刻共61字,分五行,为:“明成化十八年九月日里人重建、清康熙癸亥年十二月庚子日比邱、照募闔場紳耆重建、清道光戊戌年七月庚申日里人、葉元堦奉庶母湯氏重建”。三次重建年份分别为1482年、1683年、1838年,头部次只刻“里人重建”,第二次是一位和尚在鸣鹤场募捐后重建,第三次是叶元堦奉“庶母”汤氏之命重建。
陡塘桥长12米,跨径6米,面宽3米,矢高2.6米。
清叶声闻《白湖竹枝词》有一句:“三班红船独撸摇,春风游女尚垂髫。东西一一逢桥数,记取陡塘第七桥。”这里说的就是观海卫鸣鹤古镇街河之上的七座古桥,自西向东,头部座便是陡塘桥。
叶元堦,字心水,又字仲兰,号赤堇山人,鸣鹤场人,他是清代慈溪著名的“白湖诗社”后期代表人物之一,著作有《赤堇遗稿》等。白湖诗社由其父叶炜创立,成员以鸣鹤叶氏族人为主,其兄叶元墀(刑部主事)是诗社主要人物。其父子三人不但有清才,而且急公好义造福乡里,叶炜捐金筑修杜白二湖之堤:“炜建白湖石堤,方竣而没,元墀承志,复筑杜湖石堤,未成又没,遗命其弟元堦竟之,乡人德焉。”元墀承父志筑湖堤,英年早逝,卒于道光十三年,年仅三十六岁。元堦续父兄之业,筑成杜湖石堤后又重建陡塘桥,叶炜二妻四妾,育有三子四女,元堦为继妻所出,其兄元墀为小妾汤氏所生,题刻中“庶母”即元墀生母汤氏。
陡塘桥新成,诗社成员竞相吟唱,旧志中录有叶元垲的《白湖竹枝词》一首:“腰塘杨柳任风飘,低拂寻春小女髫;五磊石湫游遍后,夕阳红近陡塘桥。”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