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4万多亩水稻开镰
广袤的金黄色稻田,收割机来回穿梭,日前,市现代农业开发区4万多亩水稻迎来一年一度的收获季。
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随处可见成片的稻田,清风吹过涌起层层金黄色稻浪。工人操控着收割机奔跑在稻田中。据了解,开发区目前种植蕞多的水稻品种是武运粳31号、常农粳8号、光明粳3号,能够适应盐碱地改良后的土壤,且能够达到1100斤左右的亩产量。市现代农业开发区4万多亩水稻,产量比较稳定,今年产量预计2万吨。
正大桑田公司负责生产和管理的王旭亮告诉记者,公司的水稻种植面积为2万亩,目前已全线台收割机同时作业,而稻渔共生示范基地的水稻约600亩,属于中晚熟品种。公司种植的水稻品种比较多,慈溪市民比较熟悉的“海香软”品牌稻米就属于光明粳系列品种,但以武运粳31号的种植面积蕞大,为1万多亩,亩产量也比其它品种平均高出50多斤。除大部分运往粮库作为储备粮外,部分优质大米将直接走上百姓餐桌。
这几年,正大桑田靠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精细化的田间管理,在盐碱地土壤改良、水稻种植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水稻品质和产量都有所提高。据悉,公司每年都会引进新品种水稻进行盐碱地试种,今年试种了南粳46号、宁粳8号,经过精心栽培,品质比较出色,但在抗倒伏、耐盐碱、产量等方面不够理想。王旭亮说,农业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今年,我们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提升了效率,也节约了成本。”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