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龙山镇)交出工业经济发展满意答卷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龙山镇)上下一心,风雨同舟,防疫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实现了确诊病例快速清零,生产秩序快速恢复,经济指标逆势上扬,展现了韧性十足的综合实力。
2020年,区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1亿元,同比增长4.5%,规上工业产值395.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自营出口95.3亿元。
滨海经济开发区(龙山镇)获得科技创新考核一等奖、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考核二等奖、人才工作考核二等奖、重点工程考核三等奖。
宁波华星科技有限公司、慈溪福山纸业橡塑有限公司、宁波喜尔美厨房用品有限公司、浙江三禾厨具有限公司、宁波海仕凯驱动科技有限公司荣获2020年度慈溪市“二十强”企业。
宁波卓成化纤有限公司、慈溪市龙山汽配有限公司、宁波金格奥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慈溪市远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宁波奥德普电梯部件有限公司、宁波远东照明有限公司、慈溪市普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慈溪市远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慈溪市博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宁波会德丰铜业有限公司、慈溪永进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宁波联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宁波明辉寝具有限公司、宁波市和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慈溪市慧龙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中金铝业有限公司、宁波长荣酿造设备有限公司、慈溪市宜美佳铝业有限公司、浙江特诺奇电子有限公司、浙江蓝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宁波中邦铝业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荣获2020年度慈溪市“百强”企业。
浙江三禾厨具有限公司获科技创新领航企业,吴伟宗(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获科技创新领军人物。
宁波喜尔美厨房用品有限公司、慈溪福山纸业橡塑有限公司获慈溪市市长质量奖。
为加快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步伐,选准选优项目,区镇出台了《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项目准入管理办法》(试行)和《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工业投资项目评审细则》(试行)。试行办法对项目准入条件、项目准入决策程序、项目建设及土地使用权制约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同时,通过“打分制”优选项目,重点对投资强度、亩均入库税收、资源能源消耗等内容打分,并对项目开工、竣工、达产实行全过程监督,项目履约保证金一期一核,保证项目按合同要求及时推进。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运用工业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等项目建设。加快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拓展和深化工业机器人应用,着力从制造环节自动化向车间数字化提升,从数字化车间向智能工厂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全年103个工业投资项目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7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69个,年完成技改投资5.6亿元。其中远辉照明“年产800万套照明灯具项目”、金海鸥电器“年产100万台节能智能型洗衣机生产线个项目列入宁波市级技术改造项目。慈溪市广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入选宁波市级数字化车间,慈溪市龙山汽配有限公司入选宁波市级数字化车间培育名单。
鼓励潜力型、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宁波市单项冠军企业,建立“后备-培育-示范”三级梯队,按照“宁波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梯度分类指导、培育。2020年,伏龙同步带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公牛电器等10家企业被评为宁波市单项冠军企业,总量居全市头部。
在创新能力升级方面,区镇企业加大了科技投入。据统计,区镇2020年完成研发经费投入9.46亿元,同比增长14.9%。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1家,浙江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40家。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3.8亿元。
宁波市明微电子有限公司、浙江嘉丰汽车座椅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选宁波市智团创业项目,慈溪市博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葛洲坝展慈(宁波)金属工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相关产品入选2020宁波市重点自主创新新产品。宁波长荣酿造设备有限公司获评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浙江三禾厨具有限公司获评宁波级企业研究院,慈溪颖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获评宁波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互通、技术对接。比如,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与三韩精密刀具制造有限公司签约在刀具制造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成立三韩数控刀具智能制造研究院,共同致力于该领域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近年来,区镇企业相继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50家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截至目前,区镇共有院士工作站2家,慈溪“上林英才”、宁波“3315系列”计划人才(团队)20余个,2020年有3个人才项目入选宁波市“3315资本引才计划”,总数居全市头部。
2020年,区镇多次召开项目推进会议,协商解决项目供地以及审批和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困难,帮助相关项目加快进入了审批、建设“快车道”。据统计,2020年共有114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同比增长17.1%,国家电投(宁波绿动)1000套燃料电池双极板及装堆中试线万台新能源环境电器项目等22个项目通过市产业领导小组会议评审,总投资超过41亿元。
为扎实有效做好每一个重点项目的落地投产,区镇结合“三******”活动,落实“一对一”项目******责任人,制定时间表,采取“点对点”******、“面对面”帮困方式,用目标倒逼责任,用时间倒逼进度。比如,总投资14.4亿元的星级酒店和住宅配套项目,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实现了从土地摘牌到项目开工建设。另一方面,区镇结合重点项目深化“蕞多跑一次”,全面应用在线,工业出让项目采用“一块标准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诺,一次性办
项目招引环节,紧盯符合区镇产业规划和具有发展前景的优质项目。对于项目招引的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对象开展了以主要领导带队的小分队招商。2020年开展小分队招商20余次,走访重点地区重点企业40余家,搜集项目信息90余个。
近年来,区镇鼓励企业主导、参与制定行业标准,规避行业不良竞争,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提高竞争门槛,提升行业美誉度。2020年,慈溪市恒立密封材料有限公司、宁波皇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同时,鼓励企业积极申建“浙江制造”“浙江制造精品”等荣誉认证,以“浙江制造”的高标准,精益品质,实现企业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宁波联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宁波五菱工贸实业有限公司、宁波金峰文体器材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参与制定(修订)的浙江制造标准发布;宁波市金象厨具有限公司、宁波格莱美厨具有限公司、宁波优贝车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获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慈溪市博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相关产品获浙江制造精品。
近年来,区镇积极推进商标品牌工作,着重围绕企业如何深度保护自主品牌,挖掘提升商标价值,引导鼓励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做好驰名、著名商标认定保护和品牌价值提升,促进企业内部结构优化,进一步加快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增强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全年商标注册申请量达627件,同比增长221.7%。截至目前,商标注册申请总量4640件,有效注册量2951件。2020年作为宁波唯一入选乡镇(街道)获评当年度浙江省商标品牌战略示范乡镇(街道)称号。
全力做好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依托政企******QQ群、滨海伏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推送,积极向申报企业做好申报动员工作。在开通63716220、63716224两部热线接受企业咨询的同时,对高频申请事项且符合条件清晰的企业,从企业“等******”申请受理到主动“送******”******。同时,做好线上预审,对接******开启“双向传送”。针对疫情期间避免人员密集的工作要求,全力宣传申报企业的预约办理,同时根据申报内容全力做好企业申请的线上预审和有关人员的查询,变“线下跑”为“线上、线下双向跑”。不仅如此,还加快内部流转,政策兑现落地见效。加快推进申请受理后的内部流转和相关协调,既把牢企业申请的“进门关”,又加快兑现政策的落地见效。
打好“网络牌”帮助企业招人。去年,区镇集中征集企业招聘需求,通过网上招聘会形式发布招聘信息,以拓渠道、广覆盖、点对面的方式满足企业招工用人需求。同时,打出“政策牌”引人。区镇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提高补助实效。对符合条件的卫生类引进人才给予一次性15-50万元补助;对符合条件的辖区内优秀卫生人才给予4-30万元奖励;对通过线上招聘首次来区镇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中级以上技能人才,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给予额外补助。
2020年,区镇累计走访企业1384家次,出动人员2076人次,解决企业防疫物资、员工招聘、子女就学、土地手续办理、环保业务指导等困难问题260余个,解答企业各项政策咨询820余条。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