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上半年招商引资11 6亿元 签约落地项目名列丽水头部
龙泉新闻网讯(记者姜爱华实习生 陈津津 罗婵)今年,我市招商引资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1-6月,我市正式签约落地项目30个,合同总投资11.6亿元,签约落地项目继续在丽水占据头部的位置。
据了解,2003年至2006年,我市招商引资额始终徘徊在1亿到5亿元之间,在丽水9个县(市、区)中位列中游水平。近两年来,随着我市交通区位的改善,定向产业招商思路的确定,土地空间的拓展以及招商环境的优化,招商引资工作突出猛进。
温州商人李######不久前来我市时,感慨万千。他说,几年前,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兴冲冲地来龙考察,结果被那条又是上坡又是下坡的道路吓跑了。丽龙高速公路正式开通后,我市被纳入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江省“四小时交通圈”,融入中国民营经济蕞发达地区温台沿海的“两小时黄金海岸经济圈”。以高速公路时速80公里计算,物流成本可降低30%,时间可节省50%。交通区位的改善,让招商引资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
此时,我市借助温州办事处这个平台,依托各个产业优势,坚持定向温州,实施产业招商,形成产业集聚。根据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一心五点’工业布局,‘一心’即省级工业园区,主要以‘回归工程’和五金汽配企业的招商为主,石达石工业园发展不锈钢,安仁工业园做泵阀产业,查田专攻五金汽配,上垟和八都则分别是青瓷制品和竹木加工。
我市一方面在市外全力招商,一方面在市内努力开拓工业土地空间,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2007年,我市被省政府批准成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单位,成为全省唯一被列入试点的县级市。当年,通过低丘缓坡开发新增土地面积4331亩。今年上半年,又新开发出1085亩可用地。土地空间有了,我市又对各产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加大了优惠力度,行政审批中心也相应提升为行政服务中心,并实行联审制度,使工业项目从引进到落地开工的审批环节程序从原来的28道减为18道,时间从3个月缩短为1个月,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市招商办建立重大项目联系责任人制度和首问责任制度,对投资商来龙考察到项目落实进行全程跟踪,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确保招商企业实现无障碍开工。
以产业优势招商,以土地空间引商,以软环境建设留商,我市招商引资工作驶上“高速快车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