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深耕创新热土共创“智造之城”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再添新员
来源:慈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慈溪是一座“智造之城”,更是一片创新热土。
今年以来,浙江省慈溪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聚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做大做强人才基本盘,持续营造蕞优人才生态,推动人才链耦合产业链创新链,吹响高质量建设智造人才友好城的“冲锋号”。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日前公布新一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单位名单,慈溪市人民医院名列其中。
这也是慈溪自2022年两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成功晋级“国家队”以来,再次有单位获此荣誉。至此,慈溪的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总数达到7家。
博士后工作站是促进产学研融合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慈溪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博士后三年倍增工程”,加快建设博士后工作站,推动区域产学研深度融合,按下“三支队伍”建设“快进键”。
“慈溪全力打造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健全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北部智造名城建设蓄势赋能。”慈溪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慈溪现有27家博士后工作站,其中25家涉及智能家电、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产业。
依托博士后工作站,慈溪企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输血补气”。在宁波宝工电器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李树谦研发的一款新型智能取暖设备,突破燃油取暖器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的行业共性技术瓶颈,填补国内相关市场空白。
“这款取暖器噪声小,风量大,移动方便,已进入量产阶段。”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志强告诉记者,在李树谦等人带领下,宝工科研团队凝智聚力破解技术难题。自2020年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以来,该公司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58项、外观专利37项。
博士后工作站为科研人员打造灵感碰撞“能量场”,也点燃了企业创新发展“新引擎”。近日,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后朱家伟顺利结题出站。据了解,朱家伟的博士后研究课题为“需求响应下多区域微电网协调控制与调度优化研究”。
“在站期间,朱博士针对电动汽车高渗透率下住宅区微电网需求响应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该公司技术部负责人蒋卫平介绍,通过数据分析、特征建模、算法研究和仿真实验,朱家伟提出相关优化方法,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慈溪加快引进培育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对新建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单位,分别按100万元、50万元标准给予补助。今年,慈溪启动“博士后三年提质工程”,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互融互促,实现“同频共振”。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