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慈溪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重磅!慈溪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我省唯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admin7个月前 (09-27)慈溪产业信息17

  原标题:重磅!慈溪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我省唯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昔日荒凉的盐碱地蜕变成了生产要素集聚、建设水平一流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日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首批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上榜,是我省唯一一个入围的产业园。

  ◆浙江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图

  2017年6月列入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产业园创建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全域产业化、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的创建目标,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农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和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

  产业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形成了“一核两带四区多园”产业发展布局,主要包括4万亩优质粮食和9.1万亩精品果蔬。其中,4万亩单季稻种植区是浙江省蕞大规模商业化盐碱地水稻生产基地,连片避雨葡萄栽培是浙江蕞大的葡萄种植基地,5.5万亩出口蔬菜基地是全国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同时,构建生产、加工、收储、销售等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建设出口蔬菜、鸡蛋、鲜食水果(葡萄、水蜜桃)等3条亿元以上农业全产业链。其中,年产值18亿元的蔬菜全产业链是浙江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2018年,产业园总产值预计可达到33.9亿元,主导产业覆盖率87%,主导产业加工转化率达到85%,主导产业产值28.8亿元。

  ◆浙江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盐碱水稻种植基地

  科技的创新应用和产学研协作为园区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园区建立了杭州湾现代农业研究院、沧海慈湖农创客基地、国际食品研发中心三大创新驱动平台,引入12家科研单位和16个专家团队,构建了“一园多平台、一企一院校、一项目一团队”的“三合一”科技支撑体系,共有2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吸引现代农业“两创”人才200余人。在科技的引领下,整个园区基本形成了“主体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清洁田园、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秸秆资源化利用全覆盖,建成有机肥综合利用中心1个、区域秸秆处理中心3个,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8%,秸秆综合利用率98%,建成省级生态循环示范点6个,推广农牧结合、稻鱼共生等循环农业新模式3万余亩。

  园区创新体制机制,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整合领导小组、产业园管委会、国资公司资源构建“三位一体”创建工作体系,实现了人力、物力、财力高度集中,确保创建工作高标准推进;建设 “3+1”金融支撑体系,先后设立5亿元的公建基金、1亿元的产业孵化基金、首期5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和总额2000万元资本金的涉农贷款担保资金;形成齐头并进的“一区多园”发展体系,以慈溪现代农业开发区为核心,整合产业园内水果、蔬菜、粮食等区域性产业园,协同农产品加工园、电商园、物流园等功能性产业园,实施农旅一体化发展,提升慈溪现代农业发展能级。产业园通过赋权持股和组建合作社等方式实现农民利益共享,至今已累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10家,土地入股面积1.1万亩,3000多户参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2400多户入社。

  ◆浙江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古窑浦桃花节

  ◆浙江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设施葡萄种植基地

  据统计,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0多亿元,基础设施配套快速提升,“四横七纵”骨干路网全线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5万亩,产业园土地规模经营率达87.4%。目前园区已集聚正大集团、海通食品集团、浙江恒海集团等42家农业龙头企业。去年产业园内农民年均收入达4.2万元,带动就业1.4万人次,今年预计农民年均收入可达4.5万元以上。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前湾新区空间规划公布!预留至宁波市区的市域铁路通道!

前湾新区空间规划公布!预留至宁波市区的市域铁路通道!

  原标题:前湾新区空间规划公布!预留至宁波市区的市域铁路通道!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今天公布已获批复的《宁波市前湾新区空间规划(2019-2035年)》。   按照规划,到2035年,前湾新区要基本建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志性战略大平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杭州湾产城融合发展未来之城”,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25万人。...

学浙江广东开始“反向操作”:留住制造业和产业链

学浙江广东开始“反向操作”:留住制造业和产业链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通过积极承接世界产业转移,走上经济发展快车道,同时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逐渐坐稳全国经济头部大省排名。   当下全球第五波产业迁移潮加速推进,对于“焦点”广东,产业怎么转、往哪转已成为必答题。面对因市场条件变化不得不重新选址的珠三角企业,广东正探索一种新的方案:   能否让土地资源充裕、经济发展滞后的非珠地...

宁波与阿里巴巴携手大数据云基地落户慈溪

宁波与阿里巴巴携手大数据云基地落户慈溪

  去年4月,朋友圈蕞火的一张图,就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带着一群企业家朋友出现在奉化。当时很多人都好奇:马云来宁波做什么?业界人士猜测,阿里要在宁波有大动作。   昨天,等候多时的谜底终于解开。阿里云的总裁胡晓明带着杭州数梦工场的负责人来到慈溪,揭开了阿里巴巴和宁波市政府框架协议下在2016年落地的头部个合作项目——宁波大数据云基地签约仪式。  ...

宁波前湾新区能否让宁波成为真正的一线城市!

宁波前湾新区能否让宁波成为真正的一线城市!

  近期,宁波前湾新区正式挂牌,能否让宁波成为真正的一线城市呢?公开资料显示,宁波前湾新区、杭州钱塘新区、绍兴滨海新区和绍兴滨海新区被誉为浙江的四大新区,曾经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接连设立。业内学者指出,浙江四大新区同在杭州湾腹地,人文地理相通,产业结构和发展思路都相近,既是竞争关系,也具有很好的比较意义。   前湾新区作为宁波乃至浙江谋划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与长三角...

宁波各区(县、市)和功能园区相继召开“新春头部会”吹响拼经济“冲锋号”

宁波各区(县、市)和功能园区相继召开“新春头部会”吹响拼经济“冲锋号”

  图为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南航道桥主墩施工现场。(张滔 王嘉彬 摄)   从正月初八项目复工开始,通苏嘉甬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施工现场就奏响了“交响乐”——机器的轰鸣声和海浪的拍击声此起彼伏,现场一片忙碌。工人开足马力抢工期,瞄准节点赶进度,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据悉,复工首日,中交二航局项目部356名管理和施工人员全部到位,实现复工率100%。   ...

宁波将通过杭州湾、慈溪、余姚打造北部副中心全面融入长三角

宁波将通过杭州湾、慈溪、余姚打造北部副中心全面融入长三角

  ,而宁波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也是处在前15位的。   随着这几年南北城市化,很多城市都在不断壮大,比如河南的洛阳,现在洛阳市区已经包含6个城区。   对于宁波来说,宁波已经具备有6个城区,包括刚撤市设区不久的奉化区。   但是宁波的城市格局肯定不仅仅只是6个城区啊,毕竟宁波市副省级城市,又是计划单列市,在全国实属罕见。...

宁波市印发2022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名单宁海抽水蓄能在列

宁波市印发2022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名单宁海抽水蓄能在列

  近日,宁波市印发420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名单。宁波市2022年计划安排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420个,总投资11123.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41.2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19个,年度计划投资480.4亿元;完工投产项目73个,年度计划投资219.1亿元;续建项目228个,年度计划投资941.7亿元。   其中包含18个能源项目:久丰热电联产升级改造项目、中国石化...

宁波慈溪打造“五大专业产业园”培育特色产业链

宁波慈溪打造“五大专业产业园”培育特色产业链

  日前,慈溪出台《关于推进慈溪市专业产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力聚焦生命健康、军民融合、新材料、航空等战略性引领产业。   《意见》指出,该市将发挥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大平台的主支撑、主战场作用,实施“园中园”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以产业招商为引擎,以专人负责、专门班子、专门政策、专门基金、专业公司“五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