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攻坚态势持续精准发力|衢州顺利签约全省第二个山海协作“产业飞地”
继开化作机县-绍兴滨海新区4月签订全省首个山海协作“产业飞地”共建协议以来,衢州市保持攻坚态势,持续精准发力,“产业飞地”建设又取得新突破。5月17日,慈溪-常山山海协作工作联席会议暨“产业飞地”签约仪式在慈溪举行,成为今年全省第二个签订共建协议的“产业飞地”。
宁波市支援合作局局长何国强、衢州市协作中心主任洪根兴,慈溪市委副书记、市长盛悠,常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少华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宁波支援合作局吴军、衢州市协作中心江建新、慈溪市政府董维波、常山县政府李湘虹等共喷把有同参加。
签约会上,两地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对慈溪、常山结对十年来,在产业合作,产业园建设、乡村振兴、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简要回顾,同时就深化合作机制、开展联合招商、共建科创平台、推进“产业飞地”建设、特色资源共享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表示将以此次“产业飞地”框架协议签约为契机,更注重互利互促和利民惠民,进一步落实举措、深化合作,聚力聚焦携手打造新时代山海协作升级版。
宁波市、衢州市对口协作部门对常山、慈溪深化山海协作、打造“产业飞地”分别提出要求和希望。
何国强指出,在全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山海协作意义非凡。慈溪和常山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加速版,要把握几个方向:一是突出全方位全领域合作,向政、企、民、社各领域拓展;二是突出有标识度的工程,将诸如“产业飞地”的标志性、示范性项目打造好;三是突出互补共赢,精细化梳理行动方案,高位推进出成效。
洪根兴指出,“产业飞地”建设是我省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具体实践,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希望常山主动对接,与慈溪共商共议,把准上级政策尺度,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加快落地见效进度。一是领会好上级政策。认真学习、细致解读,作为深度洽谈的指南和遵循。二是统筹好要素保障。深度挖潜、分期推进,共同保障、共同投入。三是构建好工作机制。高效运转、协调联动,使“飞地经磷铅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驶入快车道。四是谋划好项目落地。为“飞地”建设增添动能,为双方产业联动做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