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中国模式——正大慈溪现代农业园区调研与启示
——正大慈溪现代农业园区调研与启示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集理念领先、 技术集成、产业融合、绿色发展、成 果 共 享、 试 验 示范等 现 代 生 产 经 营 要素于一体,要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释放现代农业功能元素,并在更大范 围内展示拓展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趋 向。近十年来,各级政府与有关市场 主体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星 星之火颇具燎原之势。党的十九届五 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农业现代化示 范区。那么,实践中各地现代农业园 区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表现的 功能如何?对引领更大范围实现农业 农村现代化的作用又怎样?为此,清 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组成调研组, 对正大集团在浙江慈溪、余姚投资兴 建 的 现代农 业园区进行了实地 考 察, 深切感受到他们在实践中的做法及释 放的积极效果,意义十分重大。
新发展阶段现代农业园区 的功能定位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 情,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全面 现代化的基础和突破口。建设现代农 业园区是“十四五”时期实现农业农 村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 代化的重大举措。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和引领现代 农业发展,需要顺应农业农村发展的 新阶段、新趋势、新特征,丰富完善 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定位。
生产功能。现代农业园建设要强 化生产功能,核心在于保障国家粮食 安 全 和 重 要 农 产品 有 效供 给。 严 格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坚决制止“非粮 化”“非农化”倾向,流转土地要用 于农业尤其是粮食规模化生产。根据 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 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区域资源 优势和产业特色,建设一批规模化、 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程 度较高的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引领区 域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 代农业转型,不断提升区域粮食和重 要农产品供给能力。
创新功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 强化创新功能,核心在于加快推进农 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 化应用。实行产学研深度结合,大力 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提升和强化现代 农 业园区研发、 集 成、 运 用、 示范、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功能,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推 动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 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稳步提升
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融合功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
强化融合功能,核心在于拓展农业多 元 功 能 和 促 进 产业 融 合发 展。 在 发 挥农业生产传统功能的基础上,不断 释放农业在生态保护、休闲农业、文 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促进乡村产业 深度交叉融合,推进规模种植与林牧 渔融合,推进农业与加工流通业融合, 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 等产业融合,推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 合, 形成 多主体 参 与、 多 要 素 集 聚、 多业态发展格局。
组织功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要强化组织功能,核心在于提升农 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促进小农户与 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巩固和完善农 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培育农民专 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 务体系,引导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和科研推广机构等各类生产 经 营 主 体 开 展 广 泛 的 合 作 与 联 合,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 建立符合区域实际和产业特点的现 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实现小 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绿色功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要强化绿色功能,核心在于推动形 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严守 耕 地 和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节 约 资 源, 保护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 协 调 发 展, 建 立 绿 色、 低 碳、 循 环 发展长效机制。强化资源保护利用, 大 力 发 展 农 业 节 水, 全 面 推 行“ 一 控两减三基本”,推进种养循环一体 化,支持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 用。 推 进 农 业 标 准 化 生 产, 健 全 农 产品可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 桌的全产业链监管,确保农产品优 质安全。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 和农业品牌保护,鼓励地方培育品 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区域公 用品牌。
增收功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 强化增收功能,核心在于完善利益联 结机制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围绕股 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 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建立龙头企业 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让农 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促进农民 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拓展农业在产业 服务、生态保护、休闲农业、文化传 承等方面的功能,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拓宽增收渠道。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正 大慈溪模式”
如何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功 能和更好地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正大集团和慈溪市政府联合打造的慈 溪现代农业园区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正大慈溪模式”历经十年探索而逐 步成熟,并由正大集团推广至浙江余 姚、山东东营等十余个地区,未来正 大集团计划在中国建设一百个现代农 业园区。以慈溪现代农业园区为主体、 余姚现代农业园区为补充,从政府搭
台、企业引领、功能实现三方面对“正 大慈溪模式”的探索,初步显现出园 区建设的中国特色。
政府搭台。慈溪市委、市政府高 度重视慈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 统筹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明确开 发思路、构建工作体系、配套基础设 施、 优化 园区布局、 强化资 金 保 障、 招引经营主体等举措,全力推进慈溪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明确开发思路。慈溪市乃至宁波 市和浙江省,地形地貌呈现多山多丘 陵少耕地,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不断 减少,占补平衡指标交易价格不断攀 升。盐碱地是宝贵的耕地后备资源, 开展盐碱地修复治理是平衡农村耕 地保护和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重要举 措。因此,慈溪市采取了滨海盐碱地 修复治理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开发 思路。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