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首创制造业“分类处置”新样本
响应省、宁波市“三改一拆”总体战略部署“动员令”,创造推进制造业存量违建分类处置“慈溪速度”。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排查制造业企业6184处,已拆除违法建筑共计244处,总拆除违建面积29.84万平方米,是上级今年下达指标数(10万平方米)的近3倍。
存量违建分类处置的“慈溪样本”为“慈溪速度”导向领航。以分类处置为依托,克存量违建之难。作为宁波首创,去年我市出台了“操作指南”和“工业企业用房权属证书补办工作方案”等,有力推动了“无违建”创建。尤以备案登记为蕞大特色亮点,共有“八条”准则。从去年无违建创建检查的24个点位来看,共拆除违建3.06万平方米、补办权证2.63万平方米、没收0.46万平方米、备案2.19万平方米,今年又新增备案5.06万平方米。
我市对存量违建实施分类处置,遵循“能补则补、备案登记、应拆尽拆”原则,对严重影响消防安全、房屋使用安全和乱占耕地建房的,要求必须拆除到位。并将违建处置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市级精品线路两侧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相结合,目前已累计整治“精品线个。
慈溪“样本”,桥头“标本”。一张《桥头镇违建分类处置方案图》,对东、西工业区内所有企业厂房实测上图清底,指向行动“路线图”,明确未来“时间表”。该镇狠下决心,全力推进存量违建分类处置,采用补办、备案、没收、拆除等方式减存量,消隐患。在市“三改一拆”办指导下,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单位进行登记备案、按相关规定进行没收、对应拆做到尽拆、做好拆后利用。通过分类处置,为解决工业园区内存量违法建筑处置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打造“慈溪样本”,数字赋能,解底数不清之困。部门联动,堵新增违建之口。至6月底已基本完成全市工业企业违建底数的排摸工作。建立专职队伍,全市18个镇(街道)均已建立专职巡查队伍,总人数近400人。市“三改一拆”办还购买2台无人机,用于核查各镇(街道)违建排摸情况。充分协调部门联动,形成全市性防违控违的机制体制。目前,市资规部门提供影像图,市“三改一拆”办委托第三方开展卫星遥感疑似违建数据比对。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及时发现、反馈、处置新增违建,形成违建处置闭环。
省、宁波市相关领导多次来我市进行专题调研,对存量违建实施分类处置的“慈溪样本”给予充分肯定。市“三改一拆”办相关负责人谈到这一创新探索的动因和担当时表示:“以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为主线,从慈溪制造业发达、用地指标短缺的实情出发,出台这些政策和相关举措,既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思路方法和现实选择,更为加快城市升级、产业转型腾出了新发展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