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高新区:br招商引资走好“精品”路线
2019年底,澄天伟业半导体芯片生产基地项目投产仪式在慈溪高新区举行。
慈溪高新区和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及品牌许可使用协议》,合作共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慈溪分区”。
慈溪高新区创新招商方式,瞄准世界500强龙头企业、央企,对接行业领头企业和科技领军人才项目,开展招商引智。2019年飞煌智能制造产业园、南洋科技新材料和VDE综合检测基地等16个项目列入重大招商项目动态管理库。
在疫情爆发后的头部季度,慈溪高新区新海集团医疗项目新型精密雾化器产销实现逆势增长,出口额同比增长24.69%。根据目前的订单需求,预计2020年雾化器项目全年销售额增长15%,出口额将达到6000万美元,产品销售形势喜人。去年底,这个项目才刚刚投产,头部季度又新增自动化生产线投入,全力打造智能化工厂。今年计划投入2000万元进行原制造工厂生产设备、模具技术、自动化生产设备进一步改造,以提升产品质量、效率和满足客户产能。
同样在高新区,和利时慈溪智能制造国际创新产业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项目自去年11月份开工建设,预计明年2021年上半年实现投产。目前,项目部通过租用过渡厂房,已完成海底捞智能全流程后厨、无人药房等生活应用场景项目研发生产,并已实现产销。该项目投资8个多亿,基建从2月下旬就开始复工,目前已经完成(基础)工程的95%左右,今年底预计完成主体结顶。
近年来,慈溪高新区紧跟实业兴国的战略需要,筑巢引凤,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走引进“高、精、尖”项目的“精品”路线,用大胆识、大手笔、大干劲引进一批高端高质高效项目,利用有限的土地引进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项目,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蓄足动力。
2019年,慈溪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高新区管委会获市招商引资工作一等奖;园区拥有慈溪市十强企业2家,百强企业6家。全年通过市产业建设服务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新项目13个,总投资超50亿元;供地项目17个,出让土地或通过资产转让方式,用地近826亩,新开工项目8个;核心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5%。
大健康产业是浙江万亿级产业之一。慈溪高新区从2017年起步,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为核心,构建集国产医疗设备智能制造项目、医疗辅助器械项目、大健康产业项目为一体的生命健康产业生态体系。目前,天亿集团倾力打造的天亿(慈溪)健康产业园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封顶,多家医疗企业达成入驻协议。高新区内力玄运动科技、健信核磁、新海新跃医疗、赛诺微医疗、盛华达、极派生物、杜比医疗等已经投产,生命健康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
2019年下半年,天亿集团倾力打造的天亿(慈溪)健康产业园在高新区开工,短短半年时间,项目已经完成主体工程结顶,同时招商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目前已有多家医疗企业达成入驻协议。天亿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以医疗健康事业为核心的产业及投资集团,拥有中国蕞大的健康医疗产业平台(美年大健康)、蕞专业的医疗产业投资基金、顶尖的医疗健康创新产业基地(健康智谷)和独特的科技与医疗资源整合平台。天亿(慈溪)健康产业园一期占地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具有研发生产区、产业服务区、生活配套区三大功能板块。园区以医疗器械为主导产业,重点聚焦医学影像、诊断监护、体外诊断、康复器械、可穿戴智能硬件以及生物医药、细胞制备、基因检测等大健康产业。天亿(慈溪)健康产业园项目的落地对慈溪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去年底,新海集团投资5000万元的高新区医疗项目投产,今年一季度,该项目实现逆势增长,出口额同比增长24.69%。根据目前的订单需求,预计2020年雾化器项目全年销售额增长15%,出口额将达到6000万美元,产品销售形势喜人。这款产品是有它独特的创新点,拥有全球独家专利,全塑料的产品安全环保替代金属的雾化罐,是一款非常独特的专利产品,去年刚刚量产。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市场认可,订单量增加迅速。
由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的超声和数字X线摄影(DR)生产线月完成土地摘牌,将于近期开工。
浙江力玄运动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下千方百计复工复产,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实现2月底前九成工人到岗,3月中旬恢复产能。力玄紧紧抓住“宅家经济”机会,大力拓展国内运动器材市场,头部季度产值与去年持平。
赛诺微医疗科技用于加快肿瘤微创和精准外科治疗的相关产品落地,同时构建起市场壁垒。公司自主研发的射频消融系统(RadiofrequencyAblationSystem)及微波消融系统(MicrowaveAblationSystem)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通过欧盟CE认证并获得CE认证证书,由此取得欧盟市场的准入资格,开始在欧盟进行销售。
健信核磁的主打产品是磁共振核心零部件,该企业曾两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产品被通用、日立等国际品牌所采用。价值数百万元、上千万元的磁共振系统,其核心部件就是磁体和线圈,这两种部件占整个设备成本的百分之七十。健信突破了技术瓶颈,自主研发出了国内首台0.7T开放式磁共振成像用超导磁体系统,并成功实现了量产,该产品可使幽闭恐惧症患者正常进行诊断,并使得介入治疗得以实现。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国内近百家医院装机,并即将进入国际市场。健信核磁协助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一起开发一款磁场强度为9.4T的磁共振成像设备,这是目前大型磁共振成像设备中的蕞高级别,全世界仅有3台,一旦研制成功,将有望扫描出人脑中的“所思所想”,为脑部损伤、老年痴呆等患者带来福音。目前,二期投资1.6亿元年产300套超导及永磁磁共振系统项目也已经投产。
智能制造是慈溪高新区重点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高新区积极引进行业智能制造龙头型企业,以有限土地资源打造高精制造产业。
2019年底,澄天伟业半导体芯片生产基地项目投产仪式在慈溪高新区举行。澄天伟业是国内较早从事智能卡生产的上市公司,通过不断攻坚技术、开拓市场,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于201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专注于智能卡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电信卡、金融IC卡、ID卡等,同时提供金融IC卡卡基制造服务,产品下游市场覆盖移动通信、金融支付、公共事业等智能卡主要应用领域。澄天伟业把半导体芯片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慈溪高新区,该项目的投产意味着澄天伟业成为全球第二家打通芯片研发生产到智能卡生产全产业链的企业。目前,项目已完成基建,生产线投入试生产。
几乎同时,和利时慈溪智能制造国际创新产业项目落户高新区。和利时科技集团是我国自动化、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等领域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国内工业自动化系统唯一的海外上市企业,为电力、核电、高铁、地铁等多个领域提供首台套控制系统,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在30%以上。和利时将在高新区内建立数字工厂操作系统及工业云平台,布局PLC控制系统和产线控制器、监控系统等基础自动化产品和工业软件等领域,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全球孵化器。项目去年11月份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投产。同时,项目部通过租用临时厂房,企业已完成海底捞智能全流程后厨、无人药房等生活应用场景项目研发生产。该项目投资8亿多,基建从2月下旬就开始复工,目前已经完成(基础)工程的95%左右,今年底预计完成主体结顶。
高新区原有制造企业也不断创新发展,开花结果。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联合发布了2019年新认定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其中慈溪高新区“慈兴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名列其中。该企业中心是2019年度全市唯一的一家被认定单位,我市累计仅有两家企业技术中心获此殊荣。“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我国重量级的“国字号”研发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每两年进行一次大评,是基于企业技术中心体制与机制、实力与能力、产出与绩效,以及科研投入、科研能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50项指标,全面、系统地对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台精密减速器项目技改投入超亿元,近三年,该企业智能装备投入约4亿元,提升了企业质效。列入国家强基工程的中大力德机器人精密摆线针轮减速器,一举打破国际垄断,已成为国内同行三大品牌产品。其微特电机国内市场领跑占有率约25%;行星减速器经过与外资品牌7年性价比抗争,产销量达25万台,成为国内同行知名前列品牌。
在2019年中国工控网举办的“中国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服务年会”上,高新区企业浙江力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获得2017-2018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化发展突破奖。企业研发的LC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LC500系列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完全能替代日本三菱进口,产品成功应用于宁波中大力德、慈兴轴承集团、浙江海德曼机床等公司,相关产品配套20多个领域500多家自动化装备制造企业。
聚焦接轨上海,推进与漕河泾开发区全面合作。2019年6月,慈溪高新区和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及品牌许可使用协议》,合作共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慈溪分区”,充分借鉴、吸收漕河泾成功经验,着力打造杭州湾南岸智造高地。高新区派驻招商人员前往漕河泾公司挂职学习,并在漕河泾开发区新建的商贸区设立专门展示合作地区、园区产品的场馆。目前,浙江力玄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健身器材产品将作为高新区的头部批产品入驻。在已经开工建设的漕河泾开发区科技绿洲园区里(预计2021年交付使用),还将建设1-2个运动中心,漕河泾将优先推荐使用力玄公司运动器材。
招商引资走“精品”路线,盯牢龙头企业。瞄准世界500强龙头企业、央企,加大对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招商引智工作。由高新区领导带队主动对接行业领头企业和科技领军人才项目。通过“以企引企”,以引进行业“领头羊”吸引上下游相关企业,尽快形成龙头核心效应。加强与中介合作,与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德勤、普华永道、仲量等知名中介机构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将园区招商项目推向国内外相关投资市场。进一步强化全员招商工作,引导管委会全体同志积极参与招商引智工作,用好“亲朋链”,疏通“关系网”,广泛搜集项目信息,建立完善的招商信息库;同时积极开展小分队招商,通过上门拜访、展会招商介绍等方式进行项目的接触与跟踪。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