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慈溪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 宁波市前湾新区空间规划公布

admin9个月前 (09-27)慈溪产业信息14

  11月24日下午,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宁波市前湾新区空间规划(2019-2035年)》,到2035年,前湾新区604平方公里的范围将基本建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志性战略大平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杭州湾产城融合发展未来之城。

  前湾新区规划范围为杭州湾新区、中意(宁波)生态园、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环杭州湾创新中心等区块围合而成滨海连片空间,总面积约604平方公里。将余姚市泗门镇、小曹娥镇、朗霞工业园区,慈溪市中心城区宗汉、浒山、古塘、白沙路街道,作为新区一体化联动范围。

  至2035年,前湾新区规划总人口达到125万人左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1平方公里左右。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志性战略大平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杭州湾产城融合发展未来之城

  坚持开放协同,融入区域。突破体制机制壁垒,聚焦要素自由流动,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加速融入浙江省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集约紧凑。尊重自然规律,强化底线约束,坚持节约优先,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格局。

  坚持创新引领,动能转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建立创新驱动、服务经济驱动的发展模式,通过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集聚创新要素,加速创新人才和智力资源集聚。

  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让新区成为人们“愿意来、留得下”的宜居宜业城市空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之城。

  坚持统筹发展、跨区协作。统筹重点建设空间,统筹配置跨区重大基础设施,以城镇联盟为基础,统筹新区内外,联动空间布局。实现新区管理区与联动区统一谋划与统筹发展,提高新区内要素配置效率。

  规划确定自然生态与农业空间占新区面积60%以上,城镇建设空间控制在40%以内。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公里。落实蕞严格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管控。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现状保护水平。划定城镇开发边界232平方公里,防止城镇无序建设与蔓延发展,促进城镇空间集约高效、紧凑布局。

  一核:杭州湾湿地绿心,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建设成为生态公园和市民亲近自然的蕞佳目的地。

  两核:滨海创新发展核: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国际贸易、商务服务、工业设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南部产城服务核:联动慈溪中心城区,承接区域职能,拓展现代服务业功能。

  两区:打造东部先进智造区、西部新兴产业区两大板块,共同作为承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空间。

  多组团:前湾新区各片区内形成生活、产业、生态三类功能单元,作为前湾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细胞单元。

  东部片区重点做强优势产业,聚焦汽车、智能装备两大核心产业,重点拓展物联网、5G、新材料等新兴功能,开展智能家电、医疗器械等园区的整合提升。

  西部片区重点进行潜力预留,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智能机器人、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大科学装置等功能。

  南部重点强化产业服务、聚焦智慧经济,共规划创新孵化、智慧经济、生命健康等产业单元。

  合理优化居住用地空间布局,到2035年,前湾新区规划居住用地面积约27.8平方公里,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19.2%。控制住房用地建设时序,提升居住品质,构建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提高人才公寓比例,建设高品质未来社区、一批国际化社区。

  同时,完善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地区公园及社区公园四级公园体系建设。至2035年,400平方米以上公园和广场5分钟步行可达社区覆盖率达到100%。

  结合河道水系、生态廊道,建设通山达海、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城乡绿道系统,兼顾生态保育功能与市民休闲需求。规划至2035年,贯通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总长度240公里左右。

  综合交通规划方面,强化前湾新区区域直联的能力,增强与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四地之间的快速直联直通,提升前湾新区在长三角中的枢纽地位。

  推进通苏嘉甬高速铁路、慈溪高铁站建设,争取实现沪甬铁路与通苏嘉甬高铁在慈溪站形成区域枢纽,完善慈溪站与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等客运方式的换乘衔接,提升慈溪枢纽的能级与服务能力。

  强化前湾新区与沪杭甬三地的城际铁路链接能力,实现前湾新区与沪杭之间40分钟城际互达。规划预留前湾新区至余姚、前湾新区至宁波市区2个方向的市域铁路通道,新区内规划通道里程约60公里,实现前湾新区与宁波城区之间多点60分钟内直达,与余姚城区30分钟直达。

  规划形成两横三纵的高速公路体系,两横为杭甬高速复线、沈海高速(现状),三纵为余姚大道连接线(在建)、余慈连接线、沪甬高速二通道。实现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各功能板块核心区达到12公里/平方公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电话数字经济产业园地址_360地图

【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电话数字经济产业园地址_360地图

  地址(在哪里):数字经济产业园位于宁波市慈溪市崇寿镇瓷洲路与兴慈一路交叉路口东南侧(智能终端产业园)   评论(怎么样,怎样,好不好,口碑):   营业时间(几点关门,几点开门,什么时候关门,什么时候开门,几点营业,什么时候营业):   锦江之星品尚酒店(宁波杭州湾大众产业园店)   地址:宁波市慈溪市宁波杭州...

产教融合对接慈溪特色产业 宁大科院学生试水“直播带货”

产教融合对接慈溪特色产业 宁大科院学生试水“直播带货”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直播间,我们将为大家献上优质好看适脚的慈溪产各色拖鞋。”站在镜头前,该校19级旅游管理专业的王英从容介绍。冬季的家用棉拖鞋、出门毛拖鞋、洗浴凉拖鞋……在两个多小时的直播中,她与另一名同学默契搭档,轮番上阵,一口气为几十款拖鞋“代言”。每天晚上7点,在慈溪匡堰镇趣艺拖鞋厂内,几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化身“带货主播”,为慈溪本地特色产品卖力吆喝,以实际行...

以产业赋能区域正大集团探索农旅居养可持续发展慈溪模式

以产业赋能区域正大集团探索农旅居养可持续发展慈溪模式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8日电(枕薇 于俊)伴随着中国的消费升级,追求有文化内涵的沉浸式参与体验正成为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和提升游客感受度的重要因素,正大集团和慈溪市政府携手合作,探索以农业为特色,多种产业融合赋能区域的农旅居养可持续发展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相关人士今天在沪介绍,由正大集团和慈溪市政府联合打造的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地处杭州湾南岸,通过产业和业态的...

别错过!2022年度慈溪市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申报开始啦!

别错过!2022年度慈溪市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申报开始啦!

  根据《慈溪市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办法》(慈文改办〔2021〕3号)和《慈溪市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慈文改办〔2022〕1号)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22年度慈溪市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截止,上级政策相关项目可适当延期。   在慈溪市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文化产业开发、生产、...

园区专栏:中南高科宁波慈溪中德产业园宁波慈溪高新区标准厂房

园区专栏:中南高科宁波慈溪中德产业园宁波慈溪高新区标准厂房

  宁波慈溪高新区产业集聚区,大湾区庵东高科大道中横线,项目一期共建设标准厂房12栋共34套,并建设一幢10层综合楼;单体建筑2层半、3层、12层的双拼、三拼类产品;一层层高5.1-7.8米,主力面积范围约1200-6000方,可自由组合;布局方正,高承重,柱网8米,可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研发、办公等多种需求。   产业门槛:先进装备制造、精密加工、电气电力设备、节...

城投转型·产业]现代农业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城投转型·产业]现代农业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本文介绍有关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大项目运作研究,有利于产业投资人形成从产业到企业、从行业到项目、尤其是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进一步理解:以项目支撑产业及招商规划为城投平台和产业投资人展现农业产业园的运作及投融资。   农业部部长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抓好“五区一园四平台”,其中“一园”是指现代农业产业园。   根据《农业部 财政...

大牌云集!2023餐饮产业展优质参展企业公布

大牌云集!2023餐饮产业展优质参展企业公布

  央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 依托红餐资源优势,2023餐饮产业展将推动餐饮品牌及上下游产业链有效实现高效交流与资源链接。   第三届中国餐饮品牌节将于2023年10月10-12日在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东北门)2-3楼盛大举行。此次品牌节由广州市商务局指导,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央广网和红餐网联合主办,红餐品牌研究院和央广网餐饮频道联合承办。...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丨慈溪: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丨慈溪: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慈溪: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   2018年,慈溪市实现了规上企业的数字化技改全覆盖。目前,当地已有9家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试点示范企业,11家省级互联网+制造业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数量均领跑全省各县市区。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