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山海协作!宁波首个“产业飞地”落地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
5月17日下午,在慈溪-常山山海协作工作联席会议上,慈溪市人民政府、常山县人民政府签订共建山海协作“产业飞地”框架协议。
这是宁波新一轮首个山海协作“产业飞地”合作协议。协议的签订也为双方破解要素制约、促进产业集聚、打造山海协作“产业飞地”建设标杆提供了新契机、新平台。
据了解,慈溪、常山结对十年来,共同念好“山海经”、奏好“协作曲”,山海协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在产业合作方面,常山-慈溪山海协作产业园、常山万洋众创城、“消薄飞地”等一批项目建成见效,慈溪-常山“科创飞地”等项目正扎实推进。
根据协议,双方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产业主导,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长期合作、长期经营,共同打造深度合作的山海协作“产业飞地”标杆,扎实推进两地共同富裕工作。
据了解,协议明确由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龙山镇)在所辖区域内提供规划面积不少于1500亩的“飞地”,用于“产业飞地”建设,其中一期启动区块面积不少于200亩。
“产业飞地”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方法实施,并根据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龙山镇)产业规划布局和产业导向,结合开发实际,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同时,“产业飞地”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政策,建设与发展规划与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龙山镇)规划配套衔接。
接下来,慈溪将在签订框架协议的基础上,与常山县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强化招商合作、拓展合作渠道。同时,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打造全省山海协作“产业飞地”标杆,努力为宁波、衢州提升山海协作工程建设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今年1月29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山海协作“飞地”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每个省级新区在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中承接不少于两个建立“产业飞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